5月4日,廣州小雨不斷,魯迅紀念館內(nèi)卻人頭攢動,前來觀看“紅的文學——廣東左翼作家點將錄”展覽的觀眾絡繹不絕。其中,有不少來自廣州各大高校的大學生,他們冒雨沿著楊家祠、三二九起義舊址、農(nóng)講所、魯迅紀念館等紅色史跡地址,一路探訪楊匏安留下的革命足跡。
打卡“紅的文學”
魯迅紀念館內(nèi),“紅的文學——廣東左翼作家點將錄”展覽共展出了300多件左翼文學作品,不少參觀者正駐足觀看泛黃的歷史紙本資料,感受當年廣東革命青年覺醒的軌跡。
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該展通過“點將”方式將廣東左翼作家的作品一一列出,均為1949年以前最早的版本,廣東左翼作家的群體畫像多元呈現(xiàn)而又融合一體?!霸诟锩甏?,左翼文學是文化界的主流,可以說是一種時尚,青年人對家國的憂患,都在他們的文學主張里?!辈哒谷?、廣州魯迅紀念館館長吳武林說。
值得一提的是,展覽特意展出了《新青年》南遷的影像圖片,以及在廣州出版的《新青年》雜志63本,其中部分為原版,部分為珍貴的50年代原版影印本。吳武林介紹,《新青年》自第8卷第6號開始由廣州新青年社印行,直至1922年7月在廣州休刊,正是五四運動精神傳遍南粵大地的重要印證。
觀眾梁君是一個曾漂泊異鄉(xiāng)多年的廣州人,聽聞該展覽,他趕忙前來觀看,希望能給孩子好好講解這段中國歷史。他表示:“五四青年節(jié),應該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。身在廣州,很多革命故事我們只是聽過,沒有比較深入的了解,參觀紅色展覽更能感受到所處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。”
“走讀”楊家祠
4日上午9時許,30位年輕人早早來到楊家祠,準備開啟一場特別的行走活動,他們當中有來自中山大學、廣州大學、華南農(nóng)業(yè)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,也有剛剛工作幾年的社會人士。
這是由廣州農(nóng)講所紀念館和廣東省博物館聯(lián)合舉辦的“逐夢青春·永久奮斗——楊匏安史跡探尋”活動,梳理了楊匏安先生在越華路附近的革命史跡,形成一份“活動地圖”,上面清晰標注了楊家祠、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、農(nóng)講所、鐘樓、惠州會館、團一大廣場等史跡地址,等待學生前去“打卡”。
盡管當天雨水不斷,活動參與者的興致依舊高昂?;顒臃絼e出心裁地研發(fā)了微信小程序,大家每到一處“打卡”答題,就能獲得獎勵分數(shù),還可以拍照上傳,走完全程,所有的圖片會匯集在一起,生成一張專屬明信片。
此外,配合行走活動還印發(fā)了一本楊匏安史跡探索手冊,不僅以“一個人,一座祠,點亮羊城紅色星光”介紹楊匏安生前的革命事跡,還印制了“活動地圖”“沿途路名小史”,吸引觀眾從身邊的歷史建筑、腳下的一磚一瓦中去讀懂廣州的這段紅色記憶。
“4個小時,近10個革命史跡,走完全程我感到非常震撼?!绷瓮枵x是廣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(yè)的大四學生,活動開始前一周她便早早報名,“我對廣州的紅色歷史有著強烈的興趣,但之前我從沒發(fā)現(xiàn)越秀區(qū)這些深巷里竟然藏著楊家祠這類革命史跡,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廣東革命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