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水歌在東莞又稱疍歌、艇歌、蠻歌,主要分布在沙田鎮(zhèn)的近10個村落,其中以先鋒、楊公洲兩村最為盛行。據(jù)古籍記載,東莞的咸水歌大致可上溯到明清時期,明末清初屈大均所撰《廣東新語》中引述的三首采茶歌,即為明代疍歌,現(xiàn)仍在東莞地區(qū)傳唱,唱詞僅有很少的差異。
東莞咸水歌沒有固定的曲譜,基本上是一個調(diào),但可隨意加入拉音、震音、嘆音、哼音、諧音等等,故不同的人演唱常常有著不同的韻味。因演唱場合不同分為兩類,一類叫“歌堂歌”,又稱為“坐堂歌”,一般在婚禮酒席中或者宴會喜慶場合演唱;另一類叫“大板歌”,是在勞動生活中或日常閑暇時的娛樂性演唱。
大板歌從演唱內(nèi)容上,又分為姑妹歌、自嘆歌、煽情歌等。其中以姑妹歌的傳唱最為廣泛,常用于男女傳情、調(diào)侃對唱,句式多為七字句,四句為一節(jié)。女子演唱時,常在句尾加上“兄呀哥”,而男子則在句尾加上“姑呀妹”。東莞咸水歌雖然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,但隨著時代的變遷,尤其受到外來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影響,沙田地區(qū)除了先鋒、立沙島幾個村還有一些老者傳唱外,其他村落幾乎沒有人傳唱了,亟需采取措施進行搶救。